基本圖形型態的緣由

價格經過時間的累積,會形成一個橫向的圖形,這個橫向的圖形能告訴我們很多的價格資訊。技術分析的交易者們就是從歷史中找到這些資訊並且把它歸類,這些歸類出來的圖形告訴我們價格可能未來的方向,讓我們可以當作參考進場交易的資訊。

而這些資訊的歸類,我們稱為圖形型態學,圖形型態學經過歷史經驗累積,被歸納出明確的進場位置以及出場位置,方便交易者的操作。

這些歸類的圖形,我們把常見的在這邊一一跟大家介紹!

圖形型態學的歸類:

首先介紹三種趨勢轉向的圖形型態:

雙頂(底)、頭肩頂(底)以及三重頂(底)

另外就是會延伸原本趨勢的圖形型態:

三角形、楔形、旗型以及旗桿型


轉向型態

價格在上漲趨勢或下跌趨勢末段的時候,價格開始進行上下橫盤整理,這時候是多空雙方的拉鋸戰,但最後是逆勢獲勝,把趨勢逆轉,而價格在上下橫盤整理的過程中形成的型態,我們歸納為轉向型態。

 

雙頂(底)

第一個介紹的轉向型態為雙頂(底)形態,雙頂就是由兩個高度相似的頂部形成的圖形,當雙頂出現時,就是告訴你價格即將有強烈的反轉。

那我們應該在哪裡進場呢?帶大家一起來看看!

 

當價格往上走升時,市場碰到一個頂部,然後開始回落,但之後馬上又繼續上升,結果在相似的區域再次被阻擋,價格又回落,我們稱之為雙頂。

 

大家可以發現到第二個高點並沒辦法完全突破前一個的高點,這告訴我們一個訊息,上漲動力即將消退,接著行情將有一個明顯的下跌產生。

我們從底部拉一條支撐,稱為頸線,當價格突破頸線之後下跌的距離就是頸線到雙頂的高度距離。


相反的,如果價格原本為下跌趨勢,這時形成兩個反彈的底部,我們稱為雙底,此時價格突破頸線之後,會看漲。

交易者可以等待回抽頸線時,再進場去做交易,但這邊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次的雙頂(底)都會有回抽發生,當價格突破力道強勢時,許多的交易者就必須冒著追價的風險進場交易。

雙頂

雙底

我們直接找了實際圖示給大家參考。

下圖為澳幣形成的一個雙頂型態,價格突破頸線之後,伴隨一個明顯的回抽頸線訊號,我們就耐心等待價格回抽完成,再進場做空,此時目標的距離,就是頸線到頭部的1:1距離。

如果你有耐心等待回抽頸線再進場的話,那你會發現你的進場成本很漂亮,也就相對能獲得較多的利潤。

2017年8月澳幣兌美元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相反的,如果是發生在下降趨勢的雙底,方法也是一模一樣的。

下圖為歐元形成的一個雙底型態,價格突破頸線之後,如果我們耐心等待回抽,再進場做多,此時目標的距離,我們一樣推算是頸線到頭部的1:1距離。

2015年4月歐元對美元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這次我們發現,價格並沒有回抽頸線,而是直接走到目標價位。如果你是等待回抽的交易者,你可能就因此沒辦法參與到這次的進場機會。

2015年4月歐元對美元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價格在產生雙頂(底)時,是一個很好的進場機會,但這邊就有一個取捨,如果你考慮等待回抽頸線再進場,你的成本會較好,但你可能會面臨到如果沒有回抽產生的時候,你會錯過一次獲利的機會,這時你可能會想說,那我就在突破頸線的時候馬上進場,但相對你要面臨的風險就是當發生回抽時,你是否能承受這時的虧損。

這兩種進場的方式,至今都有人在使用,主要還是要依照你的資金金額去做一個風險的考量,而不是盲目的進場交易。

 

頭肩頂(底)

再來就是頭肩頂(底)的介紹,頭肩頂跟雙頂(底)最大的差別就是,它多出一個山峰(山谷),且中間的主峰比左右兩個峰還高(底)。

頭肩頂

頭肩底

頭肩頂(底)的型態就像上面的圖示一樣,也是要在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中,才能符合轉向的條件。

型態完成的目標跟雙頂(底)的做法一樣,只是這邊要注意的是,距離為中間頭部到頸線的1:1的距離,你可以等回抽頸線的時候再進場或是型態完成突破時,就直接進場。

下圖為毆加兌形成的一個頭肩頂型態,這時候目標量測為頸線到頭部的1:1距離。

2014年3月歐元兌加幣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價格從跌破頸線後,開始下跌至1:1的距離。

2014年3月歐元兌加幣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然而過幾天後,發現價格繼續下跌,已經下跌超過原本量測的1:1距離,這時你心裡可能會想說「早知道我就不要平倉了。」但我要告訴你,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,因為你要做的就是賺最穩定該賺取的利潤,而不是去嘗試一個不清楚的風險,因為它也是有可能碰到目標價後,價格開始反彈。

同樣反過來,下降趨勢的頭肩底又大概是如何呢?

下圖是紐加兌形成的一個頭肩底型態,我們一樣測量目標1:1的距離。

2018年10月紐幣兌加幣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過一陣子後,價格並沒有產生回抽,而直接到達目標價位。

2018年10月紐幣兌加幣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價格之後一樣是超過了原本測量的1:1距離,但這邊還是要強調,請做有把握的距離,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會不會價格開始回落,導致你原本可以確定賺取到的利潤減少。


另外,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,這兩個例子的頭肩頂(底),並沒有產生回抽頸線,而是直接到達目標距離,所以如果你是要等待回抽頸線的交易者,可能你會錯過這兩個進場的機會。

但這並不是告訴你回抽在頭肩頂(底)發生的機會是很少的!

下圖為歐澳兌的頭肩頂型態,型態往下突破頸線形成頭肩頂後,價格停滯整理並且開始回升,碰到頸線完成回抽後,開始回落。

2014年2月歐元兌澳幣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這個例子的回抽,對比突破頸線直接進場的交易人,少了好幾天價格回抽的等待時期,這是一個非常需要耐心的過程。

2014年2月歐元兌澳幣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所以,你一樣可以等待回抽頸線再進場,因為這樣的做法是較為安全的方式,同樣我沒辦法告訴你哪一種比較好?因為這兩種方式都有人在使用。

還是那句話:「做好你的資金規劃,就能依照當下的情況隨機應變。」


三重頂(底)

最後,有一個跟頭肩頂(底)是好兄弟的圖形型態,我們稱為三重頂(底),也就是頭部跟兩邊肩膀高度差不多。

三重頂

三重底

我們直接用圖形給大家參考。

下圖的澳紐兌形成一個三重頂型態,價格突破後隨即拉回回抽頸線。

2006年7月澳幣兌紐幣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接下來價格完成1:1的下跌達到目標距離。

2006年7月澳幣兌紐幣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下圖的英鎊形成一個三重底型態。

2016年10月英鎊兌美元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價格一樣照著1:1的上漲達到目標距離。

2016年10月的價格走勢圖(日圖)

以上是三個主要的轉向圖形型態的介紹,這三種型態也是普遍較為常見的型態模式,大家以後可以多多利用圖形的轉向來增加自己的利潤。

另外這邊大家可以記得,雙頂(底)出現的機率大於頭肩頂(底)以及三重頂(底)的型態。

 

下一章將會為大家介紹另一種延續原本趨勢的型態。


繼續學習

icon_BackTo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