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匯,投資標的就是各國的貨幣的匯率
所以要操作外匯投資,你一定要先了解“匯率"這個東西


讓我們從貨幣的歷史開始回憶起…

1873年,德國實施金本位制,每一單位的貨幣背後的金庫中都有等量的黃金作為支持,黃金給了貨幣信用,民眾可以在銀行用貨幣贖回等值的黃金,由於金幣仍會磨損,直接以金幣進行交易越來越少,慢慢變成用可兌換黃金的貨幣取代金幣。

在1913年,美國通過美聯儲法案,50元面值的貨幣只需要以價值20元的黃金作為支持,代表只需要40%的儲備金率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,所有的參戰國終止了黃金贖回權,人們無法在銀行把貨幣兌換成黃金,各個國家開始大量印鈔票。

一戰和二戰的期間,歐洲因戰爭而重心轉往製造武器,所以都以黃金作為支付向美國購買商品與服務,因為美國是在一戰結束前夕才開始參戰,而二戰時期美國也是於1942年8月才開始出兵(珍珠港事件1941年),所以總共六年的期間,美國不斷向歐洲輸出商品,而從歐洲取得大量的黃金。
二戰結束後,美國擁有的黃金儲備量是全世界的2/3,歐洲則沒有黃金儲備,於是當時的國際貨幣體系無法維持,美國向歐洲提供了美元貸款,美元大量湧入歐洲。

1944年7月美國邀集其他43個西方國家,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布雷頓森林開了一個會議,提出了一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,布雷頓森林體系

會議協定包括成立國際貨幣組織、世界銀行,並在美國主導下建立了全球性的金匯兌本位制,也就是「美元與黃金掛勾、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」的兌換方式。

所有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勾,而美元則以35美元等於1盎司的黃金掛勾,讓貨幣體系穩定下來。

通過美元與黃金掛勾,讓世界上所有貨幣互相掛勾。當時並無所謂外匯市場,貨幣之間的匯率是常年固定的。

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會議

這時雖仍為金本位制,但國際上開始以美元作為交易的主要貨幣,漸形成「美元本位制」

從此美金輸出到世界各地…
直到1960年代,法國總統戴高樂意識到美國並沒有足量的黃金支持美元,開始向美國索要黃金,用美元換回黃金,而其他國家見狀也開始向美國贖回黃金,但美國發行的貨幣量卻是儲金量的12倍之多,造成了銀行的擠兌。(美國對全世界的騙局)

1968年,經濟危機導致各國黃金需求提高,美國黃金儲備流失、美元大幅貶值,形成第二次的美元危機,使得一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無法再維持。

1971年,美國尼克森總統停止美元對黃金的兌換,布雷頓體制宣告終止。

1971年8月15號,所有國家的貨幣變成了法幣 (法定貨幣,又稱不兌現紙幣)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法定貨幣的價值來自擁有者相信貨幣將來能維持其購買力,但貨幣本身並無內在價值(Intrinsic value)。如當今的紙幣,只有在公眾相信它會被接受時,法定貨幣才會生效。

法定貨幣是沒有任何錨,其價值是自由浮動,倚靠發行者控制發行量來維持。

所以,其實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前,各國匯率都是維持固定的,而今,每個國家的匯率都是相對浮動的,也就有了投資匯率的機會了!




延伸閱讀

icon_BackToTop